成语解释: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成语解释: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成语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成语示例: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
成语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成语示例: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成语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成语示例:他也~,勤勤慎慎办他的公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