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六畜:牛、马、羊、猪、鸡、狗。牲畜也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人家结发夫妻过的太太平平和和气气的日子,要我去扰得人家六畜不安,末后连我也把个小命儿送掉了,图着什么呢?”
成语示例:她在大人面前还是这样。那在家里是简直闹得~。
◎鲁迅《彷徨·离婚》
成语解释: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
成语解释: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孙中山《诰诫东江叛军通令》:“数年以来,闽、粤、湘生民涂炭,曹吴二贼,实为祸首,近复启衅浙奉,兵连祸接,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
成语解释: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成语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成语示例:倾城将士,两两相遇,虽然是件韵事,倘使相遇在~之下,便不欢乐了。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成语解释: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其罪甚于汉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吾谨按伊尹、霍光之法,别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成语解释: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出处: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成语解释: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成语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成语示例:这火筒节节生枝,能吹得~;实在放他不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成语解释:一个汉字词语,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饥民。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
成语解释: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成语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成语示例:~,涂炭平民,耗损国内,悔之晚矣。
◎明·刘基《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纪》
成语解释:一个国家已经不像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