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成语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成语示例:老师批评他,他~。
成语解释: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成语示例:这位督办,那时候正在上海~,无所事事,正好有功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闲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