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指文章的字句中间。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麕)屑·论文下·文章圈点》:“书有圈点勾勒,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然行间字里,触眼特为爽豁,故仿而用之。”
成语示例:今阅是书所说中西利病情形,了如指掌。其忠义之气,溢于~,实获我心,故缀数语。
◎清·彭玉麟《〈盛世危言〉序》
成语解释: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成语示例:间有一二不尽之言,~,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成语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成语示例: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
◎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