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成语解释: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成语解释: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成语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成语示例:没有同情,没有热,是~?还是忘恩负义。
◎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成语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成语示例:他也~,勤勤慎慎办他的公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