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成语示例:至第三日,又带了几个水手,分头寻找,也是枉然。一连找了数日,竟似~。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二回
成语解释: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成语示例:“昨天局长到了没有?”“还是~。”
◎鲁迅《彷徨·弟兄》
成语解释: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国语·越语下》:“遂乘扁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成语示例:余幼在湖口,有一僧持显者书,周行各郡县……后~。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成语解释: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成语出处:《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成语示例: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了。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成语解释: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成语示例:我四处打听,也~。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成语解释: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成语示例:那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