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做事根据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成语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成语解释: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成语示例:听说明的方孝孺,就被永乐皇帝灭十族,其一是“师”,但也许是~,我没有考查过这事的真伪。
◎鲁迅《两地书》二六
成语解释: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成语解释: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台省·台疏讥谑》:“瑞为牍,令兵马司申之于给事钟宇淳。宇淳批其牍尾曰:‘海外奇谈。’”
成语示例:这明明白白的欺侮中国读者,信口开河的来乱讲~。
◎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
成语解释:三个人传言市上有虎,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解释: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
成语出处: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成语示例:纵说这话~,前番我在德州作那个梦,梦见那匹马,及至梦中遇着了他,那匹马就不见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成语解释: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成语解释: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成语出处: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成语示例: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迹来以惑愚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成语解释: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成语出处:巴金《探索集·小骗子》:“不用说,这些都是小道消息,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