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成语示例:兼且~,出口成文,因此号为文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成语解释: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成语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成语示例:闻语法要,辄~。
◎明·赵弼《觉寿居士传》
成语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成语示例:我真高兴,得着两个新鲜的意思,让我对于生活的方法,能~的思索一回。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成语解释:犹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成语出处:明·高启《〈史要类钞〉序》:“遂使义理之微不备,事变之实不详,无以淹会贯通,明其同异而辨其得失矣。”
成语解释: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成语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明矣。”
成语示例:把札文反复细看,看了十来遍,忽然~,竟悟出一个道理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成语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成语示例: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