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成语示例:二县百姓号哭之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成语解释: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成语示例:教室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成语解释: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成语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