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成语示例: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成语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成语示例: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
◎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成语解释: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成语示例:孔子好象受了~,亡魂失魄地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鲁迅《故事新编·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