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指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识破嚣尘,作个逍遥物外人。”
成语示例:苟非金石,鲜不销亡。异日幸生还,当与君敝屣万有,~。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
成语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成语示例:~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成语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丈夫运用堂堂,逍遥自在无妨。”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
成语示例:倒不如院长,放下名心,~。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成语解释: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成语示例:荒凉的甲板上,只有~的水手们。
◎华而实《汉衣冠》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