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成语示例:间有一二不尽之言,~,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成语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成语示例: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
◎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成语解释: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成语示例:老弟上的条陈,第一要不拘成格,~,略带些古文气息,方能中肯。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