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老老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
成语解释:神魂离开了身体,比喻丧魂失魄,心神不安定。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成语示例:你最近怎么老是~的。
成语解释: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成语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成语示例:~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
成语解释: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成语示例:在决定这件事如何处理时,他变得~起来。
成语解释: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成语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成语示例:俺从今把~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成语解释: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成语出处:《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成语示例:他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是一个~的人。
成语解释: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成语示例:可是眼下大敌当前,后有追兵,你可千万不要~,迟疑不决,误了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